谈起标准作业,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按照作业指导书或者说手顺书的要求按部就班地执行就行。但是为什么在执行了标准作业的情况下依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品质不良,甚至有时标准作业变成了一句空话,实际执行的效果不好呢?
—1—
什么是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来源于日本丰田的品质保证思想,是丰田精益生产的核心,也是丰田制造品质制胜的法宝,其目的是在安全、品质、成本、节拍之间实现平衡。伴随着制造业流水线的产生,渐渐有了“节拍”的概念,节拍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动作,确保流水线的正常运行。
为了确保每一项工作的统一,就需要把每个人的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以及判断基准规定出来,在对作业者进行培训教育以后能够确保每一个上岗作业者都达到相同的作业效果,这样一方面保证了作业时间,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工作品质。
标准作业,首先是标准,又称作业标准,其次是作业。作为标准来说,就是要明确每一项工作的作业步骤、每一项作业动作的作业方法以及每一个动作的判定基准,换句话说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清晰明白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而作业就是按照定下来的标准执行情况。
标准作业之所以难,难就难在标准的制定和可操作性以及结果的监督与改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于螺栓的装配来说,就作业步骤来说,可以分为拿取螺栓、对准安装孔、手动拧紧、力矩扳手紧固、力矩确认、点漆确认等一系列流程。
在编制《作业指导书》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这一系列流程是否存在漏识别,还要考虑每一个作业动作的注意事项,同时还需要基于图纸或者技术指示书明确力矩要求,选择合适的力矩扳手。
比如说,对于最终的点漆确认环节,虽然从螺栓装配品质角度来看并不产生直接的价值或者影响。但是,这一个看似可有可无的动作,可以对作业者自身作业流程是否形成闭环进行目视化确认,也可以对后工序起到提示作用。
如果出现力矩漏紧固的情况,会有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后工序通过力矩校验进行确认,另一种是默认为力矩紧固没有问题。这样一来,第一种情况会造成后工序品质检查项目过多造成检查浪费,第二种情况可能造成品质不良的流出,造成市场不良。
—2—
如何确保标准作业的有效实施?
对于“作业”来说,作为作业者,做到执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即可。但是,最大的难点是作业性的评价,换句话说就是是否存在作业困难的情况。如果存在作业困难,作业者就没有办法很好的执行。
还是举螺栓装配的例子,如果螺栓的安装部位空间比较狭窄,手动拧紧的过程中手无法伸进去或者力矩扳手紧固的过程中存在干涉,虽然明确了作业步骤也明确了紧固力矩标准,但是作业者还是无法完成作业的。
所以,对于作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标准”的制定是否合理,是否充分考虑了作业者、作业环境以及作业工具的因素。
如果出现困难作业,一方面可能影响装配品质,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作业延迟,在规定的节拍时间内无法完成作业流程。
另外,标准作业要从作业环节进行必要改善,基于作业者的判断改善作业流程,比如说通过辅助性的工具提升螺栓装配中螺孔的对准性防止倾斜造成的螺纹损伤,也可以通过辅助工具提升作业的便利性等。
由于作业者品质意识不强,会出现标准作业未遵守的情况。这时候,作为现场的管理者就需要对不良发生原因进行彻底的调查,以品质会的形式开展品质意识强化活动,确保每一位作业者能够理解标准作业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
总之,作为标准作业,一方面要设身处地的评价作业标准的规范性、作业性,另一方面也要对每一个作业步骤的注意要点进行明确。而作为作业者,在出现困难作业的情况下,勇于提出改善意见,确保标准的不断完善。
最后,作为标准作业的执行情况,要在日常管理中由管理者进行作业巡检,确保作业者的每一个作业步骤都充分执行,避免偏差。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